高校生活美好而令人向往,也是很多高中生勤奋学习的动力。既没有高三时的巨大压力,也不必考虑生存方面的问题,生活费也可以自己决定怎么花。
这样的模式,对于中小学生而言别提多幸福了。可是,在大学生们轻松的同时,有个问题也是很多家庭不得不考虑的,就是学费和生活费。
公办大学的普通专业,因为受到国家的支持,学费已经保持在比较低的水平了,每年四五千即可。但是同学们的生活费,似乎成本要更多。子女和家长很可能因此有不同的想法。
女生被南方大学录取后,因生活费跟父母大吵:为啥就你们“穷养女”
小宇同学是今年的高考生,查到录取结果后,全家都很开心,因为她如愿以偿地被最喜欢的那所南方大学录取了,是浙江杭州的一所本科学校。
作为土生土长的北方人,这位女生一直很向往去江浙体验不同的生活环境,高考还真是个“走出去”的机遇啊。家长在这方面思维也比较开阔,支持女儿去更好的城市。
(网络图片)
可是,谁也没想到,因为生活费给多少的问题,彼此大吵一架。原来,小宇班里有好几名同学也考到了浙江,升学宴时大家无意提到生活费,给的都不一样。
小宇到网上的大学生论坛里搜了搜,发现很多学长学姐也认为,这里的生活成本还是比老家的小城市高。正如一位广东学生讲的那样,以为2500元过得会很滋润,可实际并不是这样。
于是小宇找父母问起这个问题,家长的回答却令她非常不能理解,他们打算每月给她1600元。家长也提前算过,大学生在食堂吃饭、加上必要的生活用品,一千三四也够用了。
他们认为在这个基础上,多给女儿几百块已经很体谅她了。但考生的看法完全不同,就拿班里另一位同学来说吧,家里条件还不如自己,尚且有2千元生活费。
小宇认为,这个水平是大学生的“标配”吧,在小城市上学也属于最基本那档,换成是杭州这种地方,更是需要精打细算。想不到自己家长连这个数也不愿意给。
她生气地问道:为啥就你们“穷养女”,我没想过像富家女那样啥都买贵的打扮自己,可是难道你们觉得光是打饭就够吗?有没有想过我在大学会过得怎么样?
大学生的生活费应该按什么标准给?储殷教授的话,令家长沉默了
考生跟家长之间的争吵引起了不少网友的讨论。即使在同一个城市读大学,人们的想法和标准也完全不同。给大学生生活费时,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的标准呢?
储殷教授说出了自己的看法,很多家长听完之后沉默了。我们回到这位女生家长提及的理由,就是大学生平时吃饭和生活用品的成本。
按这个标准真的够用吗?有些家长或许真的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:当代大学生的高校生活,真的不只是吃饭和买洗发水就行。
他反问家长:“家庭支出里,每月只计算在家炒菜的费用就够吗”?明明知道坐公交省钱,但为何很多家长还是会买车、加油?
在家做饭省钱,但家长们是不是偶尔也会跟亲戚同事出门聚餐?还有家长会随礼,不要认为大学生之间就没有礼尚往来。
室友过生日、教师节等等。就算学生之间不会买太贵重的东西,对于他们有限的生活费而言,同样是不可忽视的。
所以,连家长也不可避免地有其他支出。为什么认为大学生在校期间就只应该吃食堂,不应该有跟同学聚餐或者买其他东西的需求呢。
有的同学生活费可能不多,但前提是买新衣服或者其他东西时,家长负责买单。如果真的只是给大学生1600元,那可能意味着她真的需要“野蛮生长”了。
【小结】理论上讲,上大学确实最主要的目标是学知识,普通家长工作也不容易,大学生不该浪费。但偶尔买件像样的衣服,偶尔跟同学出去聚聚,真的就是“浪费”吗。
这个问题或许每个人的回答都不同,不过储殷老师的话,确实还是值得思考的。如果我们条件确实太差,另当别论。但倘若家长本来条件可以,却用过去的思维断定大学生的生活标准,很可能带来的是他们在学校被“另眼相看”。
来源:雅儿教育